韩非为什么败给李斯

2022-01-23 14:42:51

  因为韩非没有得到韩王的重用,一生才学无处施展。没有好的施展才华的平台,加上此时的韩国早已病入膏肓韩王昏庸无能,只知维持表面的歌舞升平,没有办法和秦国相抗衡。而李斯经过对各国情况的分析与比较,最终选择了秦国,凭借着善于分析局势的慧眼与抓住时机的果断,李斯很快便得到了吕相的重用,稳健成长、步步高升,最终以自己的才华帮助秦王嬴政实现了一统天下的宏伟蓝图。

  据说李斯年轻时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,《史记》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:有一次,李斯看到厕所里吃大便的老鼠,遇人或狗到厕所来,它们都赶快逃走;但在米仓看到的老鼠,一只只吃得又大又肥,悠哉游哉地在米堆中嬉戏交配,没有人或狗带来的威胁和惊恐。于是,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:“一个人有没有出息,就如同老鼠一样,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。”于是,李斯辞去小吏的职位到齐国求学,拜荀夫子为师,研究如何治理国家的学问,也就是《天行九歌》中所说的“帝王之学”。也许在求学时与韩非的切磋总是落于下风,所以在韩非的面前便只能以“才疏学浅”来自谦,但李斯的心里却有着自己的傲气,这股傲气来源于上述故事中的这一段经历,他认为其实人无所谓能干不能干,大家都是一个脑袋一双眼睛一对耳朵的人,聪明才智本来就相差不大,谁胜谁败全取决于自己能否抓住机会和选择环境。

  于是,在学成出师之后,李斯经过对各国情况的分析与比较,最终选择了秦国,凭借着善于分析局势的慧眼与抓住时机的果断,李斯很快便得到了吕相的重用,稳健成长、步步高升,最终以自己的才华帮助秦王嬴政实现了一统天下的宏伟蓝图。

  而韩非,虽然在才华上可能确实胜过李斯一筹,但身为韩国王族的他没有选择的权力,学成之后只能回到羸弱的故国去一扫积弊。可惜的是,此时的韩国早已病入膏肓——韩王昏庸无能,只知维持表面的歌舞升平;朝堂之上有大将军姬无夜与张开地明争暗斗,各施手段,更有四公子韩宇图谋东宫之事;江湖之中有百越余党四处作乱,企图颠覆韩国的统治,一雪昔日百越被灭之耻;明面上,与虎狼之秦为伍,又有李斯献策“先灭韩,以恐他国”,战争一触即发;暗地里,姬无夜率四凶将从军、政、财、谍四个方面牢牢的把控着韩国的命脉,将夜幕的黑暗撒向韩国大地……羸弱的韩国就好像巨浪之中的一叶扁舟,随时都有覆灭的风险,归来的韩非便有天纵之才,也只能勉强维持着这个细微的平衡,驾驶着这一叶扁舟如履薄冰般小心翼翼的驶过一个又一个的夹缝,避开一处又一处的暗礁!

  如果韩非真能彻底驾御这一叶扁舟,或许还真能走出风暴之地也不一定,但偏偏这一叶扁舟的掌舵者还不是他,韩非若想试图改变原本的航线还得游走于一众大臣之间,小心翼翼的说服着他们,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的深渊,偏偏韩非还心慈手软,即便已经喊出“七国的天下,我要九十九”的豪言,亦不肯狠下心强行接掌韩国。在百越军团得出囚禁太子之时,就如卫庄所说的那样,大家都知道正确的答案,但韩非终究是做不出来。而韩非的法需要一个强权的王才能实施,他自己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篡权夺位成为一个强权的王,却指望年老昏庸的韩王能够贯彻自己的法,终究是镜花水月罢了。

  而这一点,李斯就看得相当明白,从某种程度而言,李斯才是真正的政客,而心怀仁慈、当断不断的韩非充其量不过是个聪慧异常的普通人而已,这也是李斯比韩非高明的地方!

  最后,“志大才高”的韩非输给“才疏学浅”的李斯也没什么值得惊讶的,以韩国与秦国在国力上的差距,说句不好听的话,即便没有李斯辅佐秦王,韩非依然是必输之局。